无障碍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环境新闻
加快建立完善生态环境安全管理体系
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 发布时间:2021-07-13 10:15


6月28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强调加快建立完善生态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构建适用于生态环境安全的事前防范、事中科学应急应对、事后追责追偿的制度安排。笔者认为,这一要求,为根本改变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指明了方向。

生态环境事件影响大、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其产生、处置和评估具有诸多特殊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被动局面。2020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突发环境事件208起,同比下降20.3%,其中重大和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0起,因安全生产事故、化学品运输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仍然存在。

切实有效遏制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特别是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是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安全管理体系。

事前,重视防范。源头上严格把关,堵住环境风险点,通过建设项目环评中环境风险篇章,论证潜在的环境风险点以及风险程度,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举措。做好监管,督促建设单位不折不扣落实环境风险防范举措。建立区域环境风险点数据库、监控网,把易发、频发事故的企业、路段、点位纳入视频监控体系和基层网格化监管体系,保持与应急管理等部门的数据、信息联通畅通。对于次生环境影响较多的行业,坚持把环境风险防范程序、要点等,向行业主管部门、企业“送上门”“包教会”,协助其他部门在处置安全事故时,增强防范生态环境安全隐患的意识。

事中,讲究科学。正是得益于“科学”二字,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泄漏事件应急处置,才圆满完成了“不让超标污水进入松花江”的任务。做好科学处置,应急预案是基础,需要深入摸清环境风险特征,分门别类建立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并通过反复模拟、定期演练,确保应急预案发挥出应有作用,确保应急人员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做好科学处置,应急队伍和物资储备是关键,既要强化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备足备齐各类应急物资,也要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例如,广东省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风险管控的“十二项措施”,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压实企业责任,要求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建立环境应急处置队伍,在关键点储备环境监测等应急物资装备。做好科学处置,现场应变能力很重要,在储备好环境应急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化工等重点行业安全应急处置知识。

事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每一起突发环境事件作为生动教材,全面剖析、全面反思、补齐短板,切实弄懂吃透典型突发环境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发生了怎么做、怎么处置才更好,以便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追责问责、生态损害赔偿等配套制度,推动相关企业始终绷紧确保环境安全这根弦。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