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县市动态
做好水文章  赋能县域发展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松滋市分局 | 发布时间:2021-06-30 10:15


松滋地处鄂西南,山接武陵余脉,水连洞庭碧波,位于“九曲回肠”的荆江上游,是武陵余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区域。“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独特地貌,构成了松滋既是丰水区也是干旱区的现状。为了让县域发展不因水而困,松滋高举“生态立市”大旗,全面落实“生命共同体”理念,用“四水同治”的思路因地制宜实施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系统修复、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灾害科学防治,为县域发展赋能。

城镇治水突出生态养护。松滋是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市,随着城市规模快速增长,城市污水治理问题尤为突出。松滋市在全省率先完成21838个堰塘、沟渠等小微水体审核登记,并纳入河湖长制月督办考核;投资20亿元,对31.4平方千米的劣V类水体小南海湖,实施小南海生态涵养区项目;投资1.6亿元启动三条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争取6800万项目资金在两处污染场地实施修复治理;同时,全市21座乡镇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松滋在污水塘上建起湿地公园,让昔日人们避之不及的“龙须沟”,变成日接待游人上万的城市“后花园”,成为全省生态修复“样板间”。

岸线治水突出全面保护。结合长江两岸造林绿化专项战役,全面保护长江岸线水环境。截至目前,完成长江岸线修复治理22.73公里,实施岸线码头复绿,治理长江岸线地质灾害,修复沿江小微湿地,抢救性修复古树,防治水土流失面积14.58平方公里。实现长江岸线宜绿尽绿、应绿尽绿。同时对紧邻长江的11个村(社区)村庄和沟渠等实施综合整治,努力打造张家河、宋家河、南河等一批河湖水体联通、岸线绿化美化为主体的示范项目。

山区治水突出科学防护。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实施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流域地质灾害防治,针对松宜矿区开展废弃矿山工矿场地及渣堆治理修复。对生态敏感和脆弱区,治理整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科学划定矿产资源禁采区、限采区和可采区。建立良好的矿产资源市场秩序,基本消除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现象,初步形成商业性勘查市场。强化矿山开采全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减少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推进矿区废弃土地复垦,建设绿色矿山。目前全市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9处,解决了7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集中供水率达到99.98%。

治水重要,节水同样重要。松滋聚焦绿色转型发展,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全面推进工业、农业、生活三源节水。

大创节水工业。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松滋保持“绿色定力”,布局“一区四园”,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集约、高效节水。同时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实施“零准入”,现有工业企业全部实现“零排放”。临港工业园获批湖北首批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临江循环经济示范园。中水回用实现零突破,日处理4万吨污水的城南污水处理厂,中水全部进入湿地公园实现再利用。大力发挥龙头企业的节水示范作用,松滋市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荣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嘉施利(荆州)化肥有限公司、湖北宜化松滋肥业有限公司、湖北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坝松滋水泥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湖北省节水企业评定。

大建节水农业。实施农田水利改造,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农田灌溉分级管理体系。大力实施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推广管灌、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共实施灌区改造项目4个,累计批复并完成投资5726.72万元,恢复灌溉面积5.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8.55万亩。2020年,投资1.2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3.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7.8%。

大育节水典范。以创建节水型企业、学校、小区为抓手,大力发展节水载体。首批5所学校成为节水学校,首批规模较大的5个居民小区成为节水小区。以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市建设为依托,结合“文明松滋”平台广泛遴选10个生活节水先进典型单位及50名个人,大力宣传,推进节水典范进校园,进机关,进村庄,进屏幕,进网络,营造全民参与爱水惜水共治共护的浓厚氛围。



打印|关闭